經濟不景氣,許多人認為工作不保的失業族到身心科求診理所當然,但實際上,並不是只有失業的人才會焦慮、憂鬱!

先從近期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發表的研究說起,讓兩群受測者接受輕微電擊造成疼痛感,一組是由他人按下電擊鈕,另一組則是由電腦啟動電擊。

有趣的是,即使受到同樣電量的電擊,第一組所感受到的疼痛感卻顯著比第二組高很多,當你知道自己被電到是因為另一個人「害的」,就覺得更疼了!

這個研究提醒我們,「想法可以影響一個人對事物的感覺及情緒反應」,或許可用佛教常說的「我執」解釋。

真正造成焦慮憂鬱的絕非外在事件,而是自己內心的想法。

外界一切只是誘因,反映出的其實都是原本自我的內在。有人明明生意很好,卻想著下個月會不會輪到自己遭殃,結果自己嚇自己,嚇出焦慮症;但也有人在失業後,卻能自我調適或自我解嘲,用「正好可以休個長假」的心態』,積極把握進修機會。


前幾年著名的奧斯卡得獎電影「美麗人生」就是最好的例子:
身處每天看著同胞被殘殺、不知自己明天是不是還活著的集中營裡,慘絕人寰,理論上應該每個猶太人都很憂鬱,然而,雖有不少人在高度壓力下精神崩潰,卻仍有許多人堅強的活下來,安然順利的過完一生。

因為「你無法永遠掌控外在環境,但內在平安與喜悅卻是別人無法干涉的」,套用到職場上可說:「留不留你老闆決定,快不快樂自己決定」。

若是非得要事事順心、沒有遭遇任何挫折打擊才能讓自己感到安心快樂,那可能要祈求一輩子運氣都很好,恐怕能如願的人也不多。


順道談談近來火紅的占卜、算命、改運。

若能抱持著參考的心態,讓自己有更開闊的視野及更廣泛的思考空間,其實也不是件壞事。

但若過度依賴,非得事事求神問卜,就會如同靈性書籍中常提醒的,這彷彿在對外宣示,「我無法為自己的遭遇負責,我是命運、星座、前世因果的受害者」。

殊不知這只是把自己該做的決定交給他人,讓別人來替你負責,若結果是好的也就罷了,若結果不好,還可以順理成章的將責任推卸給別人!

接受現實、調整心態、務實面對,才是度過難關正確的三部曲!

【賴仕涵/北市敦南心診所院長】



紓壓3部曲 有氧更健康

現代人的壓力如影隨形,無論工作、家庭、感情、人際關係或其他生活上的事件,都可能造成壓力。

雖然適度的壓力,可以增進一個人的做事效能,但累積過多、過大或長期的壓力,卻會損害一個人的身心健康,產生失眠、倦怠、心悸、身體痠痛及記憶衰退等身體不適,且會導致焦慮、憂鬱或憤怒等負向情緒困擾。

因此如何紓解超載的壓力、儲備充沛的身心資源,是現代人必學的課題。


◎以下根據研究與筆者臨床經驗,教導讀者紓壓3步驟:


●管控外在壓力來源:

不要讓自己停留在困頓的身心狀態下,針對能做改變的部分,尋求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;至於暫時無法解決的難題,與其坐困愁城,不如提醒自己、轉移注意力,從事令自己愉悅的活動,如聽音樂,或找一處令自己放鬆的地方,最好走進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、感受陽光與微風的觸感,改變膠著的心境。


●調整內在思維:

看待事情有多重角度,人們陷於負面情緒無法自拔,常因為只相信一種對自己不利的觀點,忽略其他的可能性,而深受其擾。

所以當我們受事情困擾而感覺心情煩躁或鬱悶時,可思考不同的可能性,練習對每件令人不開心的事情,產生其他不同的觀點。

英文字stressed感到有壓力的,倒過來看即成為desserts甜點。一件事情是否有壓力,有時端賴你怎樣看待它。


●儲備身心資源,為自己充電:

正常規律的飲食與睡眠之外,平時要多培養興趣,以及至少一項有氧運動,像是慢跑、游泳或騎單車。

有氧運動助於燃燒體內的壓力荷爾蒙,降低壓力對身心造成的不良影響。


此外,連結自己的社交網絡,時常與親朋好友交往,避免壓抑自己的感受,也有助於緩和壓力造成的衝擊。

聖方濟祈禱文說:「賜我力量,平靜地接受無法改變的事物;賜我勇氣,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物;賜我智慧,去分辨這兩件事物」當你覺察快被壓得喘不過氣時,除運用上述提到的方法紓壓外,必要時,也可至醫院尋求心理專家的協助。


文/李嘉修(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臨床心理師)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9/new/mar/17/today-health3.htm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蘇珊米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