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事情公說公有理、婆說婆有理,凡事若要爭無謂的對錯,家庭豈有寧日?

〈不當惡女〉 吵架吵到贏 家庭氣氛差

文/珍妮佛

像約好似的,先是弟弟,然後是大姐、緊接著是二姐,再來是媽媽,在下午一點半的時候,他們輪流打電話來說些無關緊要的瑣事。電話鈴聲一響再響,躺在沙發小寐的老公忍不住開了砲:「好不容易放個假,要好好睡個覺都不行!」

我壓低聲音跟電話那頭的媽媽說:「沒事了,別再打了啦!你們一直打來吵醒他,害我被他罵!」就趕緊掛上電話。

沒想到電話又再度響起,是媽媽,我還沒來得及開口,她就劈哩啪拉一大串:「妳怕他幹什麼?打電話不行喔?別管他,我們繼續講電話,如果他再罵妳,妳就跟他吵!不可以一直讓他欺負妳,這樣妳會被他踩在腳底下啦!要像我一樣,看妳爸爸敢不敢這樣跟我大小聲?」我很無奈地聽著媽媽自以為是,但是我卻一點也不認同的教戰手冊,心裡想著等下老公又會遷怒於我,擺臭臉給我看了。

從小我就是在父母不斷爭吵聲中長大的孩子,爸爸遇到媽媽就像「秀才遇到兵,有理說不清」,好面子的爸爸害怕「隔牆有耳」,所以總是壓低聲量,但是媽媽可不同了,她不但扯開大嗓門,還會故意對著門口數落爸爸,甚至跑到巷口去叫囂,往往這種戰況最後會在爸爸為了不讓鄰居看笑話之下息事寧人,搖著頭躲進房間裡而結束。

媽媽對於這種「勝利」頗為自豪,不只一次說過:「哼!要不是我夠兇,妳爸爸還以為我好欺負!」但是她卻不知道跟我同班的鄰居小孩,曾經在學校模仿媽媽罵街的德行,讓我成為同學之間的笑柄。
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從小冷眼旁觀,又曾經受到嘲弄的結果,結婚之後,我就決定不走媽媽「惡女」的路數。

老公是個標準的大男人,脾氣大又愛生氣,但是我總是甘於做個逆來順受的小女人,「他強由他強,清風拂山岡;他橫由他橫,明月照大江。他自狠來他自惡,我自一口真氣足」成了每次爭執中我的應對之道。

也或許是大男人與小女人的組合也算絕配,我和老公這種相處模式走了十多年,彼此都覺得若要在夫妻關係欄位上填寫一個形容詞,「恩愛」絕對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。

這種老公總是占上風,而我彷如輸家的夫妻關係,我自己是甘之如飴,但是卻讓媽媽看不下去,每次見到我,總是耳提面命要我「硬」起來,不要總是做「小孬孬」。

我實在很想問媽媽:「難道希望我跟我老公的關係就像妳跟爸爸,從年輕吵到老,到現在還是相看兩討厭嗎?難道妳希望我的孩子每天都要面對父母吵架的局面,然後成為同學的笑柄而讓他幼小的心靈嚴重受傷嗎?」



〈找人協調〉自以為的堅持 家庭無寧日

文/許文信

我是個家庭主夫兼大學教授,老婆在園區外商公司擔任主管,平常真的很忙,所以家中買菜、煮飯、打掃與接送兩位小女兒就都幾乎是我的份內工作。

不過就像一般偉大的家庭主婦一樣,抱怨是難免的,我就為了起床後要不要摺棉被跟老婆起口角;從小我就被教育起床後要將棉被摺好,總覺得摺棉被是天經地義的,而老婆卻覺得不需要摺,因為可以透氣又不用麻煩,可是我還是會嘀咕,心想家裏大小事都是我幫忙打理了,而且我也有上班,為什麼她就不能配合一下呢?

終於小火山累積太多負面能量也會爆發,週一到週五,因為兩人皆要上班所以相安無事,而週末時,戰爭就開始了,往往一個好好假期就此報銷,還搞得週一上班精神不濟。

其實我也知道忍一下就過了,可是打從心裡還是覺得老婆不摺棉被是不對的,所以一直沒辦法心平氣和來看待這件事。

有一回,我去練氣功,與師兄姐談心時,我提到這個困擾,果然老門派有新功夫,有一個師兄竟然提出投票統計的辦法,我心想剛好可以借群眾的輿論當作靠山,讓老婆無言,結果,四十幾位師兄師姊中,贊成要折棉被的竟然只有一半,許多人覺得攤平透氣反而更衛生,這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答案顛覆我的想法。

在這一瞬間,我突然領悟到,我內心的不平其實來自於忍耐背後自以為是的堅持,許多事情公說公有理、婆說婆有理,凡事若要爭無謂的對錯,家庭豈有寧日?

我的師父告訴我們,「親」字拆開來,代表的是看得見雙方彼此的辛苦,自以為是的忍耐是無用的。

靜心想一想,園區工作就比如你要他的錢、他要你的命一樣,老婆早出晚歸,也是為了家庭打拚,我真應該多體會她的辛苦。

夫妻之間若彼此不能退一步為對方想想,舉凡棉被怎麼摺、牙膏怎麼擠,到馬桶蓋要不要掀,家庭裡的戰爭導火線數也數不完,如果能學習修改自己的習性,找到對的人談一談,輕鬆化解才是真正幸福啊!
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8/new/sep/16/today-family1.htm

{#emotions_dlg.emotion_003}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蘇珊米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